标题: 淄博市2023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要点
索引号: 11370300MB2861322H/2023-5415154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6-19 发布机构: 淄博市水利局

淄博市2023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3-06-19
  • 字号:
  • |
  • 打印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起步之年。全市河湖长制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锚定河湖管理保护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牢固树立“三提三争”工作理念,持续推进“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探索实施河湖长制标准化建设,收官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全覆盖”行动,奋力推进全市河湖长制高质量发展。

一、聚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深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土空间规划、工业发展、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等应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以水而定,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确保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节约集约。(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加快推进水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6月底前,编制印发《淄博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2021-2035)》《淄博市“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2021-2025)》《淄博市再生水利用工作方案》,尽快制定印发《淄博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淄博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科学制定区域用水总量和效率指标,从严管控各区域各行业用水总量。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安装使用节水器具。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1.76亿立方米以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78%以上,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8%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低于0.6505(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4.加大城市再生水利用力度。坚持把再生水等非常规水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大城市再生水利用力度,优先使用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循环、城市绿化灌溉、市政洒水、景观生态和建筑施工等领域。年底前,全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5.从严管控地下水开发利用。配合省级做好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与划定调整工作。严格地下水超采区禁限采管理,全年完成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0万立方米,封停机井15眼。(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二、从严管控河湖水域岸线

6.强化河湖日常监管。加大河湖日常巡查落实力度,着力提升巡查成效。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充分利用第三方暗访、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手段,将清理整治工作向中小河流、乡村河湖延伸,保持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深入落实“一河(湖)一策”,对照问题清单有序推进整改,确保完成年度内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淄博黄河河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7.开展河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配合省级做好孝妇河、预备河、支脉河等河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8.严格规范河道采砂管理。落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制,明确河道采砂管理“四个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严格规划、许可、监管各环节管理,规范河道疏浚砂利用,进一步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手段,推进河道采砂智慧监管,对盗采河砂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密切合作,严厉打击“砂霸”及其背后保护伞,巩固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成果。(责任单位:市水利局、淄博黄河河务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9.持续开展“昆仑”系列专项行动。坚持“以面保线、以打促防”,紧盯黄河、沂河等重点河湖水域,严打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盗采河砂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守护我市河湖水域生态环境安全。(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0.强化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涉河建设项目许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防止未批先建、越权审批、批建不符。加强对涉河建设项目的巡查检查,对违法违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淄博黄河河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1.持续深化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深化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联席会议、风险会商、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建立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办理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违法犯罪案件提供有力保障。(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淄博黄河河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2.加强河湖管护队伍建设。指导各区县建立稳定可靠的河湖管护人员队伍,统筹用好水利管护等公益性岗位,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三、加强水污染防治

13.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国家和省、市级下达的年度水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实现“保水质、增颜值”。加快推进入河湖排污口整治,按照20246月底前全面完成黄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整治任务节点有序推进。开展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问题清理整治,加强汛期洪(涝)水科学调度,保障汛期河湖水环境安全。(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4.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落实《山东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试行)》,持续推进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确保全市饮用水安全,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100%。(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5.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重点实施淄博市利民净化水有限公司、葛洲坝水务(桓台)污水处理厂2个提标改造工程,到2023年年底,全市累计90%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加快实施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对城区污水管网、雨水管网进行清淤疏浚、排查检查和整治,完成雨污合流管网改造97.71公里,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基本清零。(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6.健全船舶防污染全链条监管机制。推进防污染全链条监管机制走深走实。完善港口、船舶防污染督导和通报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以固体垃圾、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处理情况为重点的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7.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持续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发展工厂化和池塘循环水绿色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因地制宜推广“稻虾”、“稻蟹”、“藕虾”等稻渔综合种养。实施大水面增殖放流,开展“放鱼养水”活动,改善渔业水域环境质量,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四、强化水环境治理

18.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7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对现有已治理的33处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管控。加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与日常管护,不断巩固城市和县城建成区已完成工程整治的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持续开展排查整治,对新排查出的城市黑臭水体即知即改、动态清零。年底前,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9.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安全的卫生监管。实现农村千吨以上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全覆盖,完成饮用水“双随机”抽检任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0.加大工业节约用水指导力度。开展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及装备征集工作,组织申报节水技术装备名录,加强工业节水技术及装备推广应用。加强水效领跑者企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宣传推广,推动高耗水行业废水循环利用。指导企业加强节约用水管理,鼓励引导企业争创节水型企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1.推进实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持续实施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完善循环水和进排水处理设施,支持生态沟渠、生态塘、复合人工湿地等尾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提高养殖设施和装备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五、积极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22.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提高防控精准程度。积极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防治,病虫发生平稳的情况下实施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300万亩次左右。强化科学用药技术推广,提高农药应用技术和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3.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强化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加大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在粮食、蔬菜、果树及其它经济作物(棉花、茶叶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4.2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4.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源头治理、过程管控,汛前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排查整治。全面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分级管理,巩固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成效,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建立规范养殖场(户)畜禽粪肥利用台账,引导种养主体协同发展,推动临淄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落地见效。推广粪肥还田利用适用技术,按照省有关部署,积极打造粪肥还田种养结合样板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六、多措并举建设美丽幸福河湖

25.持续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完成沂源县3条(段)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任务。按照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全覆盖”计划,完成188条(段)河湖美丽幸福河湖达标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6.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加快推进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建立河湖健康档案,科学、动态掌握河湖健康状况,为管理、保护、治理河湖提供有力支撑。年底前完成31条河湖健康评价任务,其中,市级完成15条,区县(功能区)完成16条。(责任单位:市河长制办公室,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7.推进A级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提升A级旅游景区质量,培育高等级旅游景区。实施A级旅游景区动态管理,开展暗访复核检查工作。持续推动景区智慧化建设,推进4A级以上非完全开放式景区对接省平台。积极建设一批省级生态旅游区,总结选送生态旅游典型案例。指导各区县开展水利风景区申报、宣传等工作。(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8.加强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制定市级断流河流、萎缩干涸湖泊修复名录和2022-2025年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组织编制市级母亲河复苏行动“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孝妇河水资源调度实施方案,实施沂河、小清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将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纳入水资源调度方案和年度调度计划,严格落实执行,保障河湖生态流量。(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29.加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围绕守住水土生态安全边界,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依法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淄川区冲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沂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年度治理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大力开展水系绿化,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的河段绿化达标率达到75%(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0.持续开展数字河湖建设。进一步强化河湖本底数据上图管理。在河湖长制信息化基础上,树立流域治理理念,紧扣河湖长制任务需求,年内完成6条数字河湖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市河长制办公室,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七、扎实推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

31.落实全市重要河湖和重点工程的防汛责任。落实全市重要河湖、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的防汛行政责任人,防汛抗旱防台风行政责任人。进一步加强抗洪抢险专业救援队建设,配合做好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事故灾害应急救援中心运行管理,加强水域救援专业培训力度和人才储备,提升洪涝灾害事故应对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以政府实物储备为基础、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为辅助、社会化储备为补充的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断加大政府实物储备力度,探索推动应急物资基层能力建设,打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2.配合开展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及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工作。积极配合省水利厅开展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对相关重大水利项目深入研究论证,力争纳入新修编的流域防洪规划。调查评估市内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现状情况、治理成效、存在问题和治理需求,逐河流编制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形成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评估报告和治理总体方案。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3.强化工程治理和安全度汛。推进张店区涝淄河、博山区淄河、沂源县沂河、桓台县东猪龙河、高新区乌河等河道治理,年内治理中小河流河道长度50公里以上。推进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实施桓台县7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6座水库、3座大型水闸安全鉴定任务。(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4.持续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积极打造3座省级乡村小型样板水库,完成4个标准化数字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持续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水闸、大中型河道堤防及其它河道、湖泊3级以上堤防工程和小型水库基本实现标准化管理。(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5.认真摸排水旱灾害防御隐患。汛前组织做好全市水利工程防御洪水方案及超标洪水防御预案修编、演练工作。对水库、堤防、涵闸等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一县一单”形式下发各区县,限期整改,对汛前确实无法整改的,务必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认真核实水毁情况,落实修复资金,加快水毁修复工作进度,确保主汛前完成水毁修复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6.突出抓好水旱灾害风险防御工作。汛期对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执行情况进行线上监管,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确保大中型水库防洪安全。做好山洪灾害防治设施维修养护,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提标升级项目,对南部山区淄川区、博山区、沂源县所布设的雨量、水位站、视频监控站、预警设备及平台提标升级改造,强化水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八、合力强化保障措施

37.强化履职尽责。进一步落实水利部《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定期通报河湖长巡河履职情况。探索实施河湖长制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压实各级河湖长及相关部门责任,动态调整河湖长体系并同步公告。充分发挥河长办组织、协调、分办、督办职责,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责任单位:市河长制办公室,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8.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投资,加大对我市水利项目支持。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进现代水网建设,以水资源调配体系、水灾害防御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智慧化水网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水利投资不低于35亿元。充分利用省财政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340万元,用于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9.加强科技支撑。围绕河湖污染防治重大需求,积极推进重点行业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发挥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资源集聚作用,构建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积极申报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促进河湖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40.扩大公众参与。推行有奖举报,用好奖励资金。进一步加大公众护水平台推广力度,7月底前各区县注册用户比例达到不低于当地常住人口的5%,优化积分兑换流程,提高用户活跃度,提升公众护河爱湖积极性。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河湖管理保护社会组织登记质量。加强对河湖管理保护社会组织日常监管,引导河湖管理保护社会组织按时参加年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升规范化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河长制办公室、市民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41.深化宣传引导。深入挖掘落实河湖长制的经验做法,推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开展河湖长制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普及河湖长制知识,营造全社会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42.加强监督考核。以年度河湖长制工作综合评价为抓手,根据省对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要求,将相关重点工作事项列入市对区县综合绩效考核,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对于河湖管理保护履职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河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提请追究相关河长湖长和部门责任;对于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任务落实好、河湖管理保护成绩突出的地区和河湖长、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或奖励。加强审计监督,将河湖管理保护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市河长制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党委、政府,各功能区党工委、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