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生态提升扮靓家乡的小河 | |||
|
|||
“听说村边的徐家庄河去年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今天一见,果然是今非昔比!”春节假期,在北京工作的王立勇返回沂源鲁村过年,再次来到从小玩到大的徐家庄河畔,呼吸凉澈心脾的山风,感受家乡环境的变化。 “这条河发源于艾山东南的小黑山北麓,由南向北再往东注入田庄水库,流经15个村庄,是鲁村人民的‘母亲河’,我就在河边长大,虽然离家30余年了,但是经常在梦中回到这里。” 在一座小塘坝前,王立勇拾起一块小石片,弯腰甩向水面,激起一串涟漪。 “那几年,这条河可没有这么好的景观,河边净是淤泥,甚至还有不少垃圾,有些地方河床也干涸了,是生态改善让它重获新生。” 河边平整的河堤步道尽头是一座“河长制主题公园”,公园里植被种类丰富,整洁的亭台石栏为沿河群众提供了休闲赏景和普及河湖知识的理想场所。在一个宣传栏前,王立勇仔细地阅读着里面的艾山历史文化知识。 “听说这样的主题公园在这一段河道共有3个,是沂源县奋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业旺的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的真实写照。” 王立勇说,虽然现在是冬季,但是形态自然优美的河岸线,群落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干净整洁的村居屋舍,已经显露出沂源县生态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丰硕成果。 春夏时节,河两岸植被茂盛、百花争艳,早已成为河畔于家石沟等村村民们休憩纳凉的必达之地。放眼望去,河倒映着山,山妆点着河。优美的景色构成了一幅高山流水、碧波荡漾、野禽嬉戏,两岸炊烟袅袅的“人、河、禽、鱼”和谐画卷。 “2010 年以来,沂源县先后投入3220万元,高标准建设徐家庄河生态环境。”沂源县河湖长制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唐本哲介绍,在建设中,历经清淤、疏浚、固堤,累计建设拦水坝45座,漫水桥22座,跨河桥梁7座,绿滨护坡5000余米,砌筑护坡4000余米,全面提升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及水源涵养能力。“如今,徐家庄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已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沂源县正借助幸福河湖建设的东风,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力推动河湖治理成果转化。“2020年以来,我县已成功创建包括沂河、螳螂河、饮马河在内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9条(段),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名。”沂源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立兵自豪地说。 为使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沂源县将坚持“拥河”发展思路,建设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美丽幸福河湖”,打造一批可圈可点、让人流连忘返,乡土气息厚重的效益河湖,用沂蒙老区人的实干精神,擦亮“齐鲁水塔、海绵沂源”这张闪亮的生态名片。 来源:博览新闻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