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泉水漫话 | |||
|
|||
“孝水中流,清泉绕屋”,“清流城中过,处处闻泉声”。这是古人对昔日山城泉水的赞美之词,也是上世纪60年代之前博山城区的真实写照。 春雨潇潇锁孝水 孙赛华摄 据《博山县志》记载,博山城区名泉达40多个,博城周围密布着神头、珠龙、秋谷、良庄四大泉群。据1956年实测流量,神头泉群为6588立方米/小时,其中最大的灵泉即孝妇泉,流量为3600立方米/小时;秋谷泉群为333立方米/小时;珠龙泉为227立方米/小时;良庄泉为228立方米/小时。神头泉群,包括灵泉(即孝妇泉)、大洪泉(又名白云泉)、雪浪泉、伊家泉、药王泉、麓泉、蛤蟆泉、雹泉、支离泉,柳林泉、龙王泉等是最大泉群。 凤凰泉 其次为秋谷泉群,包括范泉、双泉、沙泉、观音泉、星泉、砚泉、七股泉、酒泉等。泉水喷涌,流出成河,神头为孝水源头,穿城北去;而秋谷、珠龙泉水则或越后乐桥石槽进城,或进南门分流,经迎翠亭、禹石门、穿文庙、衙门前、沿街穿巷,清流绕屋,两注范水,汇入孝河。 雪浪泉 旧时的博山诸泉,清澈甘洌,喷波吐珠,各具特色。如孝妇泉因“孝妇颜文姜,事姑孝养、远道取水,不闻寒暑,感灵泉生于室内”,然后出流成河为孝妇河源头。该泉水势浩大,清道光年间淄川乡贤王培荀先生著《乡园忆旧录》中描述“泉在庙前,方池周四、五丈,珠垒垒上湧,流出庙门,翻花滚雪,声若雷矣。”书中对秋谷林泉也有记载,“赵秋谷罢官甚早,林泉之乐实为独擅。其地随处泉涌,无不清澈,人家往往引入宅中,为曲水流觞,或决渠绕宅。”先生为道光辛已举人,山东乡试第四名,保举孝廉方正,乙未大挑一等,先后任四川新津、荣县等知县14年,在其著述中对颜神山水先贤多有记叙。 与蒲松龄、赵执信同誉为孝妇河流域清初三大文人的王渔洋(1643——1711)号称清初一代诗宗,在其著作中旁证博引,为颜山泉水赞誉有佳。渔洋先生,自幼博览群书,聪颖过人,诗文兼优,走上仕途后又游历过名山大川;辞官闲居则潜心读书,著作颇丰。他们家离博山不过百里之遥,且与乡贤孙廷铨、赵执信两家皆有姻亲关系,诗文唱和,礼尚往来自然也少不了,因而王渔洋在其许多著作中多次谈及颜神的人和事,多有歌颂颜神山水的诗文。在其晚年罢官闲居后所撰的笔记著作《古夫于亭杂录》一书中,就有一篇论“山东泉水”,对古代文人品水评泉一己之见,提出异议和批评,指出“其实二子所见不过江南数百里之水,这如峡中虾蟆碚,才一见耳。 大洪泉 不知大江以北,如吾郡发地皆泉,以著名者七十有二,以水烹茶,皆不在惠泉之下。”秉笔直书,向世人介绍齐鲁众多名泉,水质且优。同时,在文中借他人之口,点评认定“谢在杭品评所见之水,首济南趵突泉,次以益都孝妇泉,在颜神镇”。谢在杭即谢肇制(1567年——1624年),福建长乐人,乃明万历25年进士,曾任过工部郎中,广西右布政吏,著有《五杂俎》等作品,是明代著名文言小说家,老先生所见品评之水,当是三百多年前了。在300多年前,这位老先生的眼中,就认定孝妇泉是仅次于趵突泉之后的“山东第二泉”,足见博山灵泉在当时的影响和知名度。 灵泉 博山泉眼众多,其中许多泉水不仅景色奇特,且伴有相传久远的神话传说,如支离泉、姜女泉、范泉等等。 支离泉,《博山县志》载:“支离泉在永济桥北右,注陇水,昔有道士刘支离咒得此水,书符立碑于泉上,故名。”咒水符符石竭,石迹犹存,今移至玉皇宫内,阴文草书,符前有五言韵语数十句,叙咒水疗疾意,文曰:“此水出于孝,孝固可通天。吾道得于心,心与天同源。我今咒此水,相济永无边。若有沉疴者,一啜今可痊。更愿知大道,期了为神仙。”在支离泉不远处凤凰山峭壁上,还可仰望到三个古朴苍遒的楷书大字“支离岩”,流传着古代道士刘支离与老友月夜饮酒于山崖石台,开怀痛饮,老道三番两次携葫芦飘然下山沽酒,醇香扑鼻,郁积皆消,令友人称奇纳闷,便跟踪其后,见老道汲泉灌酒葫,便呼喊一声,却见支离一头栽入泉水中不见人影了。之后,友人便称老道遁化之泉取名曰:“支离泉”,众友聚会饮酒处题名“支离岩”以示纪念。 二女泉,位于城南龙泉寺内,“甃石为池,西园东方,各广五尺深丈余,石脉散发,悉若连珠”,泉水涌出,在南门下分流进城;坐落荆山脚下的范泉,传说是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幼时读过书的地方,池旁一尊巨石曾称“晒书台”仍在,默默地向后人佐证这段往事。 昔日范泉,泉自底涌,珠玑满池,聚若串玉,晶莹夺目。水流三股,一股穿听泉榭落涧;一股北向怡园,穿吕祖庙,绕清音阁,落入池内;一股过“桥上流水,桥下走人”的著名景观--后乐桥进城,沿街伏流,垂柳拂岸,老人树荫休闲,大人挑水浆洗,儿童捉鱼戏水……,一派江北水乡和谐美景。 范泉 从范泉往南,峨眉山东麓的七股泉,周围居民也叫“七股奋”,泉涌七股,汇入一池。在山水林泉间游览,且伴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自然会令人游山玩水间,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历史上博山的山泉,如灵泉等皆系常年湧水,四季不枯,成为远近闻名的名胜景点和众多善男信女朝拜信仰的圣地。山城周围的秋谷、和尚坊、白石洞、樵岭前等处,每逢雨后,皆可呈现“一夜南溪雨、千岩瀑布秋”的景象,随处可见湧泉清流,石门、姚家峪等处溪流淙淙,游人如织。 大洪泉 有的季节性泉眼,也有特色,如神头大洪泉,又名白云泉,孙廷铨《颜山杂记》中记载:“在凤岭之阳阿,巉岩垒叠,承如版干。怒涛裂石而出,水窦处可阔八尺,高六七寸,倾岩争吐,石淙悬注,下激深潭,警湍急峡,恍惚动摇。每清秋霁夕,沿溪洄溯,雪浪飞寒,觉微风扇於萍末。临石陡倚如雾落沾人,虽去之若遥,坪雷之声犹自在耳。”可见水势浩大,瀑布壮观。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