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小常识:水库特征水位

发布日期:2021-07-19 11:13:28 浏览次数: 字体:[ ]

水库特征水位指的是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

1正常蓄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水位,称正常蓄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正常蓄水位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水库的淹没损失,是水库最重要的一项特征水位。

2死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称死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

3防洪限制水位 

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称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的拟定,关系到防洪和兴利的结合问题,要兼顾两方面的需要。如汛期内不同时段的洪水特征有明显差别时,可考虑分期采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

4防洪高水位 

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防洪高水位。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防洪高水位。此水位可采用相应下游防洪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防洪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求得。 

5设计洪水位 

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设计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洪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可采用相应大坝设计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调洪计算求得。 

6校核洪水位 

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经水库调洪后,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校核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此水位可采用相应大坝校核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调洪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调洪计算求得。


我们不妨以鼎鼎大名的三峡水利枢纽来说明一下。三峡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除害的要求而蓄到的最高蓄水位叫做正常蓄水位,为175米;三峡水库在每年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称为防洪限制水位,为145米。从145米到175米水位之间,三峡水库有约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防洪库容在抵御长江大洪水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汛期,三峡水库上游共出现730000 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峰,其中7114时最大入库洪峰达50000立方米每秒。三峡水库先后进行了2次防洪运用,坝前最高水位158.5米,最大下泄流量为31600立方米每秒,累计拦蓄洪水约90亿立方米。

来源:水利之声公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